不为喝酒为快乐,酒瓶韵共醉人(组图)
浏览:
发表时间:2020-06-24 18:11
大千世界,民间收藏无奇不有。可要问一个
酒瓶的魅力有多大?这个对大部分人而言只不过是饮后会丢弃的废品,但在近乎滴酒不沾的钟涛眼里,却是让他情有独钟、如痴如醉了20余年的宝贝。迄今为止,他已经收藏了3000多件异形珍奇的酒瓶和酒具,与此同时,他也结识了全国各地的酒友并收获了无限乐趣。
借问酒家何处有
7月25日,记者慕名来到了位于东营市西城济南路钟先生的家,为了充分展示
酒器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以及更好地保存与销售这些
酒器艺术品,钟涛自费将家里布置成了一个藏酒博物馆,并取名为“博瓶居”。记者刚踏进“博瓶居”,便感到这里实在名不虚传,浓郁的酒气迎面扑来,不同形状、颜色的酒瓶将这不足五平米的展馆占得满满当当、“瓶山瓶海”。这些酒瓶大小各异,大的足有七八十公分高,小的则仅有几厘米。有些样式古典,纹路稀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有的则形态可掬,贴近现实生活,“这是酒囊,也是我们平时说的酒囊饭袋的原型,但真的是一种边疆人民喝酒的器皿”,钟先生一面小心摩挲着他的收藏品一边介绍说。
手持蟠桃的寿星,惟妙惟肖的脸谱、造型逼真的“八仙过海”人物、还有稀少的远望号测量船形状的酒瓶以及有着“布鲁塞尔第一公民”之称的撒尿男孩形状的
酒器,倘若不是知道这些里面均盛着真酒,还真以为看到的是古董或艺术品。藏品虽多,但摆放却十分规整,细问得知每个
酒器都有人物、军事等专门的分类收藏,一个个、一排排,都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历史与现代高度融合的世界里。“这里只是藏品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在地下室,我经常看着自己这些宝贝可以到晚上十一二点都不睡觉,打心里喜欢和高兴。”从钟涛的话语和神情中不难看出他对藏品的珍视和发自内心的喜爱。
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酒瓶的材质和地域上,钟涛也十分讲究。景德镇的酒瓶多是陶瓷的,少数民族则多是竹节或实木的,还有玻璃的、塑料的、玉的、铜的……他还专门找出一个树皮状的国外酒瓶给我们介绍和展示,这些酒瓶多来自世界各地。他还会时常和藏友们交流沟通,“我在这项爱好中结识了很多朋友!经常几个月就去对方家里做收藏交换,"以藏养藏"的方式或许并不挣钱,但这种经历却是十分宝贵的财富,”钟涛坦言。
而平日里并不喝酒的他,与酒瓶最早“结缘”是在1988年,那时的他每月的工资仅20多元,一天偶然间看到浏阳河大曲酒的酒瓶样式独特,十分喜欢,一咬牙花了18块钱买来,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每看到精美稀有的酒瓶都会收集起来。在得知记者来自山东淄博后,他立马脱口而出了几种淄博的名酒并滔滔不绝地讲着这些酒的历史文化。从单纯的好奇和喜爱,再到成为一种收集的爱好与习惯,最终到学会用一种专业的目光来选购与收藏,现在的他都会观察每一件藏品的年代、釉质好坏、绘画功底等等细致的问题。当问他是否已经十分精通酒与器皿的知识时,钟涛含蓄地笑道:“对酒的了解,都因只缘身在此山中嘛!”
柳暗花明又一村
酒器的收藏路对于钟涛而言走得也并非一帆风顺。“起初我的家人也不支持我,酒瓶子易碎,又十分占地,经常打扫卫生就叮里哐啷撞碎几个,为此也产生过不少烦恼,”“不过渐渐地,她们看出我的用心,也在这种瓶罐天然的熏陶下渐渐喜欢上了它们,经常也会嘱托她们的朋友外出帮忙捎些不一样的酒瓶回来。”谈到家人现在的鼎力支持,钟涛难掩心中的喜悦。
细心的他,会在自己每件藏品的罐底标明收藏的时间,有时碰见自己心爱的
酒器被别人相中想高价买走他还不肯,因为这已经不单纯是谋利的手段而是一种生活的追求与热情。一心一意寻找,聚精会神品赏,如痴如醉整理,遇友津津乐道谈论,平时走进家门,大多数时间在展厅里欣赏着、琢磨着、思考着、记录着,这就是钟涛现在的生活状态。
我国的
酒文化历史已有6000多年,艺术酒瓶
酒器不仅是中华陶瓷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民族文化和文学、诗词、书法、绘画艺术的重要体现,而且是文化艺术和科学相结合的载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研讨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与它们的接触也会让人在开阔眼界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艺术品味与修养。适当的品酒有利于我们的肌体,正如钟涛所言:“酒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交际手段,只要合理适度的运用,就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滋养。”